5 月 22 日,由智能制造学院与四川省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训育普及基地主办、学院团总支承办的川职院大讲堂“课堂里的工匠精神 —— 让技能在实践中成长” 专题讲座在学术报告厅举行 。全国技术能手龙吉业教授受邀主讲,智能制造学院200余名师生现场聆听。
龙教授以 “给机器装大脑” 的形象比喻,解读数控加工技术通过数字化信号精准控制机床的核心原理,重点解析高速化、高精度化、复合化、智能化和环保化等数控技术五大发展趋势。他结合水杯、手机、飞机等生活实例,展现数控技术与日常用品、高端装备的紧密关联,充分激发了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兴趣。
为了进一步凸显工匠精神在学生技能成才中的重要作用,龙教授以个人职业成长轨迹为脉络,分享从传统车工到数控技术能手的进阶故事。以 “他人经历为镜” 引导学生提炼职业发展启示,以 “三分刀具,七分手艺”强调实操训练的重要性,龙教授提出 “基础训练贵在坚持”“由浅入深循序渐进”“巩固强化注重实践” 三阶段成才建议,给相关专业学生以学业启迪。龙教授将工匠精神拆解为 “坚持、专注、极致” 的行动准则,以 “课堂认真笔记、课后高标准完成作业、合理控制手机使用” 等日常场景为例,阐释 “眼到、手到、心到” 的实践路径,通过展示学生技能作品,鼓励学生将工匠精神融入学习细节。
本次讲座以技术解析为基石、以成长故事为脉络、以行动指引为内核,既是一堂数控技术启蒙课,更是一场工匠精神培育课。讲座内容融合技术启蒙与职业精神培育,是学院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。为了进一步坚定学生“技能成才”“技能报国”的崇高理想信念,学院将开展更多技能与素养提升活动,助力学生投身 “智造强国” 建设。
(拟稿:邓婷 审核:刘光明)